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1节(1 / 2)





  第35章 腰伤【二更】

  周围耳尖的宫人越发低垂着脑袋, 梓春亦是抬手掩了下嘴角的弧度,她们娘娘看上去随和有礼,不曾想私下也如此大胆。

  “臣妾不懂皇上何意。”她故作镇定的别过头。

  她也犯了腰伤, 为何就无人在意?

  等回到椒房殿, 发现张氏还跪在烈日下, 倒是真情实意的很,待换了身利落的常服,宁栖才让人把她叫进来。

  张氏白着脸满头都是汗, 几乎是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, 视线中映入的是一方朱色裙摆, 沿上鎏金花纹逐渐繁琐。

  内殿很静,但因为放了冰,较外头还是凉快些许, 等喝了口酸梅汤,宁栖才将视线投向底下的人, “婶婶该知道我与祖父的关系。”

  不轻不重的语调让张氏心头一颤, 她自然是知晓的, 为此父亲还气病了足足半月,至今未愈。

  “以往都是臣妇有眼不识珠, 还望娘娘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臣妇, 父亲向来固执, 臣妇有心劝阻亦无可奈何。”她咽了下喉咙。

  缓缓戴上点翠嵌珠护甲, 宁栖漫不经心的道:“本宫向来记性好,许多事通常能记许久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  张氏突然在地上磕了个头,“都是贱妇不知事,娘娘若要责罚贱妇毫无怨言, 但求娘娘莫要殃及意儿,她是无辜的!”

  淡淡的瞥了眼情绪激动的人,宁栖忽然起身,缓缓蹲了下来,“听闻祖父更看重五叔父,日后整个宁家必定是要由五叔父继承,三叔父又只是一个小小翰林院编修,日后又能得了什么好?”

  仿佛心头一颤,张氏整个脑子都在飞速转动,然而面上依旧一副忏悔不已的模样,让人看了好不忍心。

  “祖父死后,你们必定是要分家的,婶婶不为自己考虑,是否也该替儿女思忖一番?”宁栖意有所指。

  张氏没有说话,宛若什么也听不到,面上依旧全是汗珠。

  梓春突然迈步进来,伏耳低声道:“娘娘,畅春楼那边的戏班子已经搭起来了。”

  闻言,宁栖才抬手将张氏扶起来,“婶婶是个识趣的人,祖父的路有多长,本宫的路还有多长,你应该明白几分。”

  说完,她一边将人送走,跟着便坐着轿撵前往畅春楼。

  这么热的天听什么戏,这可一点不是她们皇上的性格。

  直到来至畅春楼她才明白其中含义,她们皇上从来都不是那种陪女子风花雪月的人。

  “老臣参见皇后娘娘。”忠阳公连忙起身行礼。

  进了楼宇,宁栖立马颔首示意,“大人不必多礼。”

  戏台上已经开场,不知道唱的是哪出戏,而她们皇上正坐在那似乎听的很认真,宁栖慢慢走过去坐下,一看便知对方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
  “得空让太医瞧瞧。”萧辞忽然拉住女子微凉的手腕,忽然想起曾经太医说她体弱身虚。

  宁栖直直的望着戏台,柳眉微蹙,“臣妾好的很,多谢皇上记挂。”

  那日在街上扶了她一把的人必定就是对方,明知道她有腰伤,却还不顾别人感受,现在又来叫太医有什么。

  不是打个巴掌给颗糖所有人都会接受。

  瞧着那张不阴不阳的小脸,萧辞疏眉微动,“李嬷嬷便是教你日日给朕脸色看?”

  也只有有事相求时才会柔顺半分,倒是对她父亲全心全意的很。

  “臣妾还要脑袋,怎敢。”宁栖抿了抿唇。

  这么热的天叫她来听戏,其实只是拿她做由头来办他自己的事,她们皇上果然最喜欢做这种一箭双雕的事。

  忠阳公坐在后头不时抬眼,只见女子华服明媚娇艳,眉眼间尽显楚楚动人之态,本以为传闻终究是传闻,如今一看倒也难怪让皇上痴迷至此,纵然排除众议也要立其为后。

  王德全赶紧上前几步,递上册子,“娘娘看看可有喜欢的戏目,这戏班子可是京中一绝,尤其是木兰花唱的极好。”

  接过册子扫了几眼,对于不喜欢听戏的人而言,唱的好与不好都是听不懂的,尤其还是京剧,她以前听的都是黄梅戏。

  “这个刘小姐追夫是什么意思?”她漫不经心的问道。

  一旁的梓春倒是解释了起来,“娘娘有所不知,这是京中流传已久的曲目,讲的是一名千金小姐因为不信出征的丈夫身亡,一路千里迢迢寻夫的故事。”

  一边看着戏台上的戏曲,忠阳公突然低笑一声,“听闻皇后娘娘无论琴棋书画皆出自大家门下,若是华阳能有皇后娘娘半分才行,老臣做梦也该笑醒了。”

  萧辞端过茶盏抿了口,目光不咸不淡的望着高台,“华阳性子直率,亦是可遇不可求,你不必自谦。”

  虽知皇上只是随口一说,可忠阳公还是忍不住喜上眉梢,“皇上过誉了,老臣不求别的,只要华阳日后能寻门好的夫婿,便也算了了老臣后半生的心愿。”

  王德全低头上前让人给皇上换盏新茶,继而便守在一旁默不作声。

  忠阳公唯有一名嫡子,可惜嫡子早逝,只留下华阳郡主一名女儿,忠阳公可不疼的跟什么似的。

  “淮元侯世子与华阳倒是性子相近,朕记得她们也算半个青梅竹马。”萧辞似想起什么,眼帘微抬。

  忠阳公心头一顿,可面上也看不出其他情绪,“世子听闻在边关颇为吃苦耐劳,到底是虎父无犬子,只是华阳与世子每次见面就跟炸了马蜂窝一样,我还真怕了这个臭丫头。”

  宁栖一边听着台上的咿咿呀呀,一边吃着糕点,怎么也没想到霍冗当真去了边关,他那种挑剔的性子竟然也能待这么久。

  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她们皇上竟然想把华阳郡主嫁给霍冗,他是故意让自己来听的吗?

  “以往年幼,如今多少会稳重些。”萧辞语气漫不经心。

  闻言,忠阳公自然点头称是,淮元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,候府也是家大业大,华阳嫁过去倒也不算吃亏,就是那霍冗太过纨绔,若是如今有所沉稳那倒也不失为一门好亲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