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9章(1 / 2)





  绿竹也不说是听谁说的,只拉着宋氏问个明白,“娘,我这不是不懂嘛,你看我都要嫁人了。”

  她不说,宋氏也知道是谁告诉她的,想着这事以后也的确要和女儿说的,于是想了想,趁着这次机会和她说了也好,“原本这事是要等你出嫁的时候再说的,你现在问了,那我提前说了也无妨……”

  听了宋氏的话,绿竹的脸白了又红,红了又白,眼睛里氤氲着水汽,不敢叫她娘看见,于是低了头装作害羞,宋氏见了,只好拍拍她手,安慰她,“这事没什么好害羞的,迟早的事,就是冬至他长得壮,你以后可得悠着点,可别任他胡来,要不然吃亏的是你。”

  绿竹这时候却是没心思听这个,只低声应了,希望娘她赶紧出去,要不然她的眼泪可就要控制不住了。

  好在,宋氏仿似听到她心声一般,听得外头向北回来,便出去了。

  门关上的瞬间,绿竹却是无声地哭了,她一直,一直以为是她自个的原因,所以上辈子才没怀上,原来,原来不是这样的……她一方面伤心上辈子被骗,为了张荀那么个人渣、伪君子付出所有,另一方面也为这辈子兴许能和冬至有自己的孩子而高兴。

  上辈子,宋氏不是没和她说过私房话,可却没说得那么具体,只叮嘱她,“开始会有些疼,你忍着点,多顺着张秀才一点,以后会好的。”

  头一回,他直直地闯进来,她疼得脸色苍白,忍不住叫了出来,张荀问她,她说了疼,他便退了出去,她以为他在怜惜她。

  再后来几次,除了洞房花烛这一夜,张荀都是从背后进来的,也是直直地闯进去,她虽看不见,却也知道他没弄在里头!

  她不懂,以为都是这样,因为实在是疼,羞于启齿,也没和娘亲问个明白,于是一直稀里糊涂的,现在她明白了,不是她怀不上,而是张荀根本就没想过让她怀上他的孩子!为了许青青,为了他心里念着的姑娘!

  绿竹恨极了他们,也恨自己无知!这辈子,张荀和许青青之间怕是没有机会了,以后也不知张家会祸害哪家的姑娘,没了许青青,也许那位未来张家媳妇会比她好过一点?

  她虽恨,却不打算再理会张家的事,毕竟她现在有了冬至,以后或许还能和他有属于他们的孩子!

  想到这,绿竹是喜悦的,不过转念一想,如果上辈子怀不上是因为张荀的缘故的话,那是不是那事那么疼也是因为他?可这事她没法细问她娘,看着桂梅和青梅滋润的脸色,想来不是一直都那么疼的?她们和她说起这事时,也是暧昧,只说她以后就知道了,可上辈子经历过一回,她也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!换了这辈子就能知道?

  想着冬至的身形,还有她娘那句悠着点的话,绿竹迟疑了,咬着唇,看门窗都关严实了,于是偷偷摸摸地将那本启蒙书又拿出来观摩,这么多姿势,总有一种是不疼的吧?

  绿竹的心情跌宕起伏,经历了恼恨、迷茫和欣喜之后,最终都归结为对未来的憧憬。而这些冬至是不知道的,他这些日子努力打猎耕田攒银子,希望给绿竹一个体面的亲事,让她虽然当不成秀才娘子,嫁不了地主老爷的儿子,却也不要嫁得憋屈。他也不要赵家的帮忙,而是选择自力更生。

  上回打的那头野猪卖的钱给了赵家做聘礼,卖野人参得的二十五两银子拿了十六两买田,还剩九两银子,加上家里存的一些,也有十来两了,操办个体面的酒席是足够了。

  徐婆子知道外头人说她孙子吃软饭,可日子是自家过的,孙子有骨气没靠着岳家,踏踏实实的努力,她很欣慰,对于孙子拿了好几两银子来做体面,她也没意见,只要冬至高兴就行,如果没有意外,人这一辈子可就娶一回亲,多花些心思也能够理解。

  冬至探过未来岳父岳母的意思,就怕办得寒酸了,委屈了绿竹,赵铁柱和宋氏却是摆了摆手,徐家的家境如何他们又不是不知道,要真介意当初也不会答应下来这门亲事了,让他不要有压力,这日子啊,还是要自己过的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。

  冬至和徐婆子于是放了心,一切有条不紊地准备着。

  日子风平浪静的,地里的秧苗长高了,长绿了也密了,各家各院的枣花也开了,引来蜜蜂嗡嗡叫,五月来了。

  五月初五是绿竹的生日,这天她正式十五了,虽然乡下人不注重及笈的事,可赵铁柱和宋氏还是很认真地给她庆祝了一番。

  宋氏给了她一支蝴蝶样的金簪子和一对金丁香,说是专门去县里买的,虽然没有县里小姐们的讲究,可这簪子宋氏却是没省着,边帮她戴上边抹着泪,说道,“咱家闺女长大了,是大姑娘了!”

  这样的情形上辈子也有过,却没有这辈子来得有感触,毕竟她经历了那么多。手里握着冬至今日特地趁着送端午节礼的时候捎给她的银簪子,绿竹对她娘语气肯定地说道,“娘,我以后会好的!”

  仿佛已经到了成亲这一日,宋氏感慨着拍着她的肩头,“很快,我的闺女就是别人家的了,娘真舍不得,以后在徐家受了委屈,可别闷在心里,娘就在这,你走两步就回来了,断不会让你吃了亏的,知道吗?”

  绿竹重重地点了头,“嗯!”竟是有些哽咽,上辈子,上辈子如果她能豁出去一点,是不是结局也会不一样?

  可人生没有如果,她这辈子能够重来已经是万幸,不能再回头,只能以上辈子的失败为诫,好好地踏踏实实地走好这辈子的每一步。

  时间不留人,转眼绿竹出门的日子便要到了。

  十八这日,交好的姊妹们,榕树村里的,宋家村的,县城里一起学刺绣的,不管嫁出去的还是云英未嫁的,都来绿竹家里给她添妆。

  除了刘家村冬至他舅母带着几个丫头来添妆时过于热情吓到了绿竹,其他倒没什么。宋氏倒是提醒了她一句冬至他舅那边的情况,隐晦地告诉她注意着一点,莫要性子软吃亏了,被那些人当做了摇钱树,冬至和刘家两个舅舅可不见得多亲近,有事和冬至说一声,要是他不站在绿竹这边,便回娘家来找娘家人撑腰。

  上辈子在张家面前,虽然认为自家闺女不错,可对着张荀这个读书人,赵家人还是自觉矮了一截,虽也说过有事让她回家来的话,可到底没有这辈子说得那么理直气壮,把撑腰二字明晃晃地说出来。

  绿竹晓得里头的关窍,虽然小小的觉得有些对不起冬至,可爹娘这么说,她是很高兴的,背后有人撑腰的感觉是真的好。

  十九这一晚夜里,宋氏来了绿竹的房间,和她说起了私密话,因为前些日子说过一回,这次倒是没那么别扭了,说起话来也没藏着掖着,不像上辈子一直叮嘱她顺着张荀,这辈子宋氏再三叮嘱她悠着点,当然,也不能不满足他,要不然男人得不到满足,便要出门去找别的女人了,男人像猫一样,爱偷腥,让她注意着一些,必要时候放开一点也无妨。

  所谓的放开一点是个什么意思,宋氏也没说,可绿竹就是不自觉地想到那本启蒙书上的东西,脸上竟如爆竹炸开一样,红透了,宋氏见了,捂嘴偷笑,交代完便让她早些歇息,掩上门出去了。

  绿竹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整夜,也没睡多久天就亮了,梳洗过后,喜婆和大房那边的人都来了,大伯母给她上的妆,等妆成换上嫁衣,来看她的亲朋邻居无不说一句漂亮的话,叫宋氏笑得合不拢嘴。

  不多时,外头一阵热闹,徐家接人的花轿来了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洒一把狗血,为了冬至的性福生活

  至于为嘛上辈子绿竹一直疼,因素很多,前戏不足,心理紧张等等,具体我就不说了,就是这么一设定。

  咳咳,明天就该成亲了,你们懂的,十一点半就发出来,怕它审核不过被锁,乃们早点来围观,嗯,不要声张(/_\)

  ☆、成亲

  绿竹原想着冬至会像表姐青梅成亲时那样,借辆牛车来接她,却料不到他会去租了花轿和礼乐来,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乡下人为了少花几个钱都是能省都省的,却不料冬至为她准备了这个。

  她大约能明白他不想委屈了她的意思,心里感动,原就因为舍不得爹娘而红了的眼眶此时更是湿润润的,宋氏见了马上劝她,“大喜的日子,可别把妆给哭花了,姑爷心疼你是好事,可莫哭了,一会得高高兴兴地出门,再过两天再高高兴兴地回门来!”

  绿竹于是收了眼泪,哽咽地点头,“娘,你和爹在家等我回来。”

  盖上红盖头,由弟弟向南背着,在热闹的炮竹身中,绿竹上了花轿,伴着唢呐声一路摇摇晃晃地到了山脚下的徐家。

  冬至踢了轿门,喜婆小心地扶着绿竹下了轿子,拿了红绸带一人牵了一头,而后由人引着进了堂屋,拜了天地,进了喜房。

  喜婆按着流程让两位新人吃了汤圆,揭了盖头,喝了交杯酒,说了许多恭喜话,得了两个大红包,便招呼着看新娘的宾客出去了,让小两口的说会话。

  冬至目不转睛地看着绿竹,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,他一直知道她漂亮,却不知道会是如此的美,特别是这美是因为他自己,一想到这个他就血脉喷张。

  两人并排坐在喜床上,冬至看着她不说话,绿竹也羞得低下头,许久外头有人来敲门了,这才惊醒了两人。